Sunday, August 22, 2010

攀登技術 - 自由攀登

.


第五章 自由攀登


自由攀登是登山的最基本技術, 也是各種攀登技術的基礎. 它是利用身體手腳, 沒有任何工具, 平衡於困難地形並實施攀登. 又稱平衡攀登. 初學者務必反複練習, 俾使攀登技術的應用臻於完善.


一. 平衡與攀登效率

平衡與攀登效率和攀登節律有關. 攀登時身體的姿勢應儘量保持直立, 使身體重心落於足部, 並儘量使身體的重量用雙腿來支撐. 因手臂及手指較易疲勞, 所以除非在某種情形下, 必須用手來支撐身體重量時, 應儘量減少使用手的力量. 手的功用主要是用來維持平衡, 協助及補助踏足點的不足. 攀登姿勢力求自然, 全身肌肉較量放鬆, 不要過份緊張. 運動方式也應經常變化, 並混合使用各種技術, 以避免一直使用同一組肌肉, 而使其過份疲勞. 最好儘量用向下推的動作使身體向上運動或駐留, 而少用向上拉的動作, 以延長攀登耐力及時間.

初學者在岩壁上為了增加安全感, 往往會將身體傾向岩面, 或倚靠岩壁, 這不但增加手的負擔, 且妨礙視線和行動, 並使重心無法垂直於地平面, 而影響平衡. 兩足踏於斜面上應是彎曲足踝, 儘量使整腳掌貼地, 增加腳掌接觸岩面的面積, 且維持上半身直立, 身體不能隨著岩面傾斜. 為了增加踏足點的穩定性, 在情況許可下應儘量使全腳掌密接岩面, 以增加磨擦力而產生駐留作用. 如踏足點太小應儘量用足內側, 而少用足尖; 常用足尖容易使小腿肌肉疲乏而抽筋, 十分危險.

踏足點與把手的選擇應小心, 使用之前必須先行測試, 必須確定穩固才能使用. 如果發現踏足點淢把手不穩時, 不應往下丟, 以免傷及下方人員.手與腳的移動應穩而有節律, 審慎互換. 切忌由某一點驟然變換或猛跳至另一點, 這樣會波及重心突移而影響平衡, 或使把手與踏足點無法承擔其突發壓力而脫落. 踏足點與把手的距離應適當, 儘量避免過份伸張雙手或跨步太大. 這種動作不但費力且危險而不易維持平衡. 應儘量利用中間的小把手或踏足點, 使手腳的移動距離不致太大. 膝蓋較容易受傷, 所以平常儘量少用, 不過許多場合還是需要用它; 使用膝蓋之先應注意是否有尖銳突出物, 以免傷害膝蓋.

把手的利用己在前面略述, 它僅是配合兩足的運動, 維持平衡, 所以無需過大, 也不必過份堅硬, 只要能抵受壓力即為合用. 尤其當熟練了各種技術, 有了信心後, 更可應用一些目力不易明察的小把手, 做為中間把手. 把手的位置以腰至頭部的高度為宜, 不要過高或過低; 如手置於高過頭部的位置太久, 因血液不易循環到手指, 會使手指容昜疲乏, 以致降低攀登持久力.

“三點不動, 一點動”

這是攀登必須遵守的最重要基本原則. 所謂“三點不動, 一點動”就是兩手兩足的運動必須分四次, 不可同時移動二點以上. 在同一時間內只准移動一點; 例如一手或一腳, 其它三點應穩固地把重心維持在三點之間, 等這一點找到另一穩固的把手或踏足點後才可變更重心位置而移動其它任一點.

攀登前應先用眼睛仔細觀察與研究, 以找尋一條最適當的攀登路線, 並觀察路線上的明顯把手與踏足點, 以便心理上對該攀登路線有個整體的概念. 然後再仔細研究兩個休息點間(稱為一個”攀登階”)的各式把手與踏足點的應用與互換, 以及該攀登階的運動程序, 決定好後再開始行動. 最好心裡能記住反方向下來的運動程序; 以備攀登到一半無法繼續前進時,可以很快的退下來.


二. 踏足點的種類與運用

踏足點是攀登時腳所踩踏的位置. 可利用地形上任何穩固的突出物, 平面或裂隙以供踩踏, 並支撐身體的重量.

1. 平面踏足點

最常用的踏足點之一. 通常為一小岩階或任何平台式突出物. 踩踏前應小心檢查, 經檢查認為可靠的踏足點, 一但踩上後應保持原姿勢, 除非絕對必要不要隨便移動. 尤其是小踏足點, 有時即使是很輕微的變換一下姿勢, 就有滑落的可能. 攀登時應少用足尖, 儘量用足內側; 用足尖容易使小腿肌肉疲勞而抽動, 緊接著便是抽筋, 產生所謂的”打電報”症, 十分危險.

圖BC-021-a
a. - 用足尖容易使小腿肌抽動,
b. - 攀登時應儘量用足內側


圖BC-021-b
應彎曲足踝, 以增加鞋底與踏足點的接觸面


圖BC-021-c
a. 內凹的踏足點腳太深入,不易維持平衡
b. 內凹的踏足點正確踩法


不管踏足點的平面是水平或傾斜, 都應彎曲足踝, 以增加鞋底與踏足點的接觸面, 並緊緊地向下踩壓. 有些大而內凹的踏足點, 使用時並不需要全部足掌踩在踏足點內, 只需踩到有足夠的力量維持平衡即可. 如踩太裡面反而迫使膝蓋及小腿外傾, 而不易維持身體平衡

2. 擠住踏足點

利用鞋尖與鞋跟或鞋底與鞋面扺撐住裂隙的二側或二互相垂直岩壁的直角角落上, 利用擠壓與摩擦力產生駐留. 一般來說這種踏足點十分穩固.




在二相互垂直相交的岩壁角落上, 可用鞋尖擠住. 其方法是將鞋尖擠在二岩壁間, 使鞋跟低於鞋尖, 並用力向下及向內(兩岩壁內側)擠壓, 以產生最大楔擠及摩擦力而駐留. 這種擠住較費力, 其穩固性也較其它擠住踏足點差.



小裂隙時可用鞋尖的鞋面與鞋底擠住, 其方法是將鞋尖擠入裂隙, 使鞋底與裂隙平行, 並扭轉足掌及足踝, 以便擠住. 此法適用於垂直及橫直裂隙上. 用後垂直裂隙上由於過份扭轉足踝, 十分疼痛, 所以無法維持大久.

稍微大點的裂隙可用鞋前半部的兩側擠住, 或將全部足掌擠入, 並扭轉足踝使靠足踝或鞋跟的任一側抵撐裂隙內壁, 以增加摩擦力.

再大點的裂隙可用鞋尖外側與鞋跟內側擠住裂隙內側的兩壁, 此時可用膝蓋抵住裂隙以增加穩固性. 如裂隙夠寬時可依上法將鞋尖與鞋後跟抵住裂隙. 更大的裂隙時則可用膝蓋及足掌擠住, 腳應儘量利用任何可供踩踏的突出物, 以增加擠住的穩固性

3. 摩擦踏足點

此法由於穩固性極低, 且需要好的把手來彌補踏足點的不穩, 使用時應十分小心. 使用此法時應儘量增加鞋底與岩面的接觸面, 如有穩固的把手, 可將身體外傾, 離開岩面, 以增加足掌向下及向下的擠壓力, 而達到增加穩固性的目的.

三. 把手的種類與運用


1. 拉式把手

為最基本的把手, 通常用於腰部以上. 其方法是以手握住岩石突出或凹入部位, 用力向下拉; 因把手大小,深淺不同, 可改變手及手指姿勢以適應當時狀況. 此種把手亦可用於垂直裂隙上或岩角, 使用時將手握住裂隙邊緣, 向上攀時可將身體微向把手的反方向傾斜. 如裂隙夠窄時, 亦可用姆指抵壓住裂隙的另一側, 利用反方向作用力以增加把手防穩固性. 拉式把手的缺點是使用太久時手容易疲勞.










2. 推式把手

當攀登者向上攀登, 超過拉式把手位置時, 可改用手掌後緣或外側向下推壓. 這種把手可單獨使用也可和其他把手混合使用. 手掌推壓的方向可隨攀登方向而改變, 當手臂完全伸直時, 可固鎖肘關節, 使身體重量由手臂骨骼來支撐, 以減少使用肌肉. 此種情形攀登者甚至可用一手來維持平衡, 以便另一手移到更高把手點上. 一般來說推式把手比拉式把手省力穩固.




3. 挾緊把手

以姆指與其他四指緊挾岩石突出部位. 這是利用兩股相向作用力產生駐留的把手. 因手指容易疲勞,所以不能支持太久.




4. 倒拉把手

通常位於腰以下, 兩手握住岩隙的一邊或岩石突出部用力向上拉, 同時兩腳向下踩踏, 形成兩相反方向作用力而產生駐留. 手的姿勢與拉式把手同, 唯一不同的是手的位置及拉的方向

5. 倒推把手

把手位置通常在胸部以上. 利用兩手用力向上推及兩腳向下踩, 形成兩股相反方向作用力而產生駐留.

6. 外向拉力把手

常用於裂隙攀登中, 兩手各握住裂隙兩邊, 同時向外拉; 利用其向外拉的反方向作用力而產生駐留. 此種把手也可應用於兩條相近的平行垂直裂隙上



7. 內向壓力把手

是利用兩手相向, 同時向內擠壓而產生駐留的把手. 適用於極薄岩稜上或兩相近的平行裂隙上. 於薄岩稜上, 可用兩膝向內夾加上此把手同時使用. 如攀登於兩平行裂隙之間時, 兩手各置於裂隙的一邊, 同時相向, 向內擠壓. 身體應微向外傾, 以增加兩足踩踏岩面的面積與力量. 攀登時可將身體傾向一側, 使身體重量移向一邊, 以便另一手向上移至新的把手點. 但這種把手並沒有真正地握住岩石, 攀登時應加小心. 如果岩壁幾乎垂直或超過垂直(懸岩), 兩手的位置應在兩踏足點垂線的內側, 以免身體外旋而失去重心; 如把乎位置在踏足點垂線之外, 身體就會像一扇門一樣向外旋而失去平衡.





8. 背向後倚把手

此把手是利用兩手,兩腳的反方向作用力而產生駐留. 兩手同時以拉式把手要領握住岩壁的一邊, 用力向身體方向拉, 身體後倚, 一側靠岩壁, 雙手伸直, 兩腳同時用力向反方向踩在岩壁另一邊. 攀登時兩手, 兩腳交互向上移動. 這種把手或攀登適用於裂隙的另一邊岩壁較一邊突出, 或是有裂隙的兩相交岩角上. 因此種把手或攀登消耗相當大的體力, 所以在安全許可下應儘快運動. 兩手伸直, 放鬆手臂肌肉, 使重量直接作用在手臂骨骼上, 儘量減少使用手臂肌肉. 腳要踩的夠高, 以保持最大摩擦力; 但也不能太高而過份消耗手臂的力量. 攀登時應儘量利用地形, 例如有任何踏足點可供利甪時應儘量使用, 或是將腳擠住裂隙內, 並將身體直立, 以便讓雙手休息. 由於岩面或裂隙的斜度不同, 攀登者應常改變攀登姿勢, 以求取最舒適與輕鬆的攀登.




9. 擠住把手

適用於各種大小裂隙; 極小的裂隙可用手指擠入. 大點的裂隙可用手掌擠住, 其方法是將手掌擠入裂隙內, 並彎曲手背, 使手指, 手背及手掌下緣(靠手腕處)抵撐住裂隙之兩側, 並彎曲大姆指在掌心內, 以增加擠住的穩固性. 手背的彎曲度不同, 可適用於各種不同寬度的裂隙. 手掌擠入的方向可隨裂隙的方向不同而改變, 如用於垂直裂隙, 應使姆指向上,兩手掌相向, 這樣的擠住身體的活動性較大. 如是斜向裂隙, 應使兩姆指相向(一向下,另一向上), 手掌同向. 再寬點的裂隙可用拳擠住, 方法是手握拳, 將姆指握在掌心內, 並將拳楔擠在岩隙內. 也可將姆指扣在食指與中指上, 然後擠入裂隙內. 由於拳的膨漲性不大, 最好的擠住方法就如岩鍥設置一樣, 先將拳在裂隙較寬處擠入, 然後向下移擠入下方較窄處. 當裂隙大到無法用拳頭擠住時, 可用手臂擠住; 將手臂伸入裂隙內, 以手掌撐住裂隙一側, 手肘抵住另一側, 並儘量使肩膀也擠入裂隙. 這種把手通常僅擠入一隻手臂而另一隻手可楔擠在肩與岩壁之間, 用力向裂隙之一側拉擠. 使肩或上臂緊緊抵撐住裂隙的另一側.












四. 各種攀登法 – 把手與踏足點的應用

1. 板岩攀登

板岩是平滑沒有明顯盼把手及踏足點的斜坡岩面, 這種地形攀登需要信心及很好的平衡感; 主要是利用摩擦力及平衡來攀登. 當岩面鈄度不大時, 不需雙手的協助, 只需鞋底的摩擦力即夠維持身體的駐留. 主要攀登原則是儘量使鞋底與岩面的接觸面積增至最大, 並依前述平衡要領維持身體姿勢. 如岩面斜度增加, 則需雙手的協助; 應用全部手掌平壓在岩面上, 這也就是上述的摩擦把手. 不過身體的大部份重量還是落在雙腿上, 由雙腿來承擔. 岩面斜度再增加時, 攀登者每一動作都必須十分謹慎小心. 儘量找尋斜度較平緩的地方當把手及踏足點, 此時極微小的拉式把手也變的愈來愈重要, 應加以好好利用. 腳底的動作更加重要, 必須緩慢而平穩的移動. 板岩攀登是項十分精巧微妙的技術.




2. 岩階攀登

岩階攀登通常用的是推式把手, 其基本方法就如爬牆一般.
高與胸齊的岩階, 其攀登最為簡單, 將兩手平放在上層岩階上, 兩手分開與肩齊寬, 手掌向下, 手指向前; 然後用力向下推壓, 使身體上昇. 此時可微屈雙腿向上輕彈, 以便協助身體上昇, 減少雙手的負荷. 身體向上昇後, 全身重量由雙手來承擔, 然後分別將腿舉上岩階, 站立起來.
如岩階高於頭部, 則需先找一個穩固的拉式把手, 然後身體微向後傾, 並用雙腳踩在岩壁上向上走, 走到某一高度時, 雙手應迅速由拉式把手改成推式把手, 使手肘向上, 手指向內; 然後雙手用力向下推壓, 使身體上昇. 此時雙腳應儘量利用岩壁上的踏足點, 或用鞋尖踩踏岩面以協助身體上昇.
在極小的岩階上雙腿無法直接舉上岩階站起來, 應利用較高把手, 以協助身體上昇及維持平衡.
如是懸岩式的突出岩階, 則需較大的力量及體操式的技巧. 此種岩階可用擺盪法上昇; 首先身體重量由雙手承擔懸空吊在岩階上, 先將身體向內擺盪, 當身體向外擺時, 雙手迅速用力向上拉, 並利用身體外擺的力量, 迅速將拉式把手改成推式把手. 這種攀登法需要相當的臂力以及熟練的技巧, 使用時務必十分小心.

3. 裂隙攀登

a. 小裂隙攀登法

裂隙攀登大都利用擠住把手和擠住踏足點, 不過有時也用背向後倚. 攀登方法是利用手指, 手掌, 手臂, 肩, 腳, 腿, 膝成或身體任何可擠住的部位鍥擠入岩隙肉, 並利用擠住產生駐留和攀昇.
其基本攀登程序如下:
1. 在裂隙較寬處將身體的四肢或任何可資利用的部位擠入裂隙.
2. 將擠入裂隙的四肢或身體駐留在裂隙內.
3. 利用腳的力量使身體向上昇, 愈高愈好.
4. 依平衡”三點不動, 一點動”要領, 繼續移動其他四肢.
有些裂隙其裂隙口十分寬闊而內部十分窄小, 此時在內側的手腳應用前述各種擠住把手及擠住踏足點混合使用; 外側則利用身體及手腳的擠住, 其方法與煙囪式攀登法同.
大多數這種的裂隙因無法設置其它保護點, 所以需要好的體力, 耐力, 信心及攀登慾.
事實上裂隙攀登並沒有一定的方法, 個人應多加練習及體驗, 以找尋個人認為最恰當舒適的攀登方法.




b. 煙囪式攀登法

此種攀登適用於裂隙或兩片平行相對的岩壁, 其寬度小至全身可擠入, 寬至四肢展開可抵住兩岩壁為止. 不管裂隙寬度如何攀登原則是一定的; 攀登者利用外推的反方向作用力使身體駐留. 攀登時仍依”一點動”原則, 先移動身体體的一部份, 扺撐住岩壁後, 再移動另一部位.
小的煙囪岩, 攀登者可面向裂隙的任一側, 用背, 肩和腳掌或後跟抵撐住一面岩壁, 膝及手抵住另一面岩壁; 手掌應以手指向下平抵岩面. 攀登時可一手一腳慢慢上移, 或是先用手, 背, 臀的抵住產生駐留, 然後移動腳及膝; 等腳及膝穩固地駐留在新位置後再移動手及背, 如此輪流替換動作,慢慢上昇.
稍微寬點的煙囪岩, 用腳及背部的抵撐壓力攀昇. 以背抵住一面岩壁, 雙手的手指向下, 手掌位於腰高平貼撐住與背同側的岩壁, 雙腳分開踩住另一面岩壁. 攀登時, 先用一腳及背扺住兩岩壁, 提升另一腳, 踩穩後再提昇另一腳, 再用雙腳抵住岩壁後, 雙手以摩擦把手推壓岩面, 協助身體上昇.
最簡單的煙囪式是約三英呎寬的裂隙. 以一手一腳及背部抵住一面岩壁, 另一手一腳抵住另一面岩壁. 攀登時, 先以雙腳抵住兩岩壁, 雙手推壓岩壁協助身體上昇; 然後將與背同側的腳移到對面岩壁抵住, 再將另一隻腳移到與背同側岩壁抵住, 兩腳儘量提高. 如此反覆攀昇.




最寬的煙囪岩, 攀登時攀登者必須面向著裂隙內或外; 手腳左右分開各抵住裂隙之一側. 攀昇時, 最好依”三點不動, 一點動”原則, 每次移動一手或一腳慢慢上攀; 如在安全許可下亦可二手或二腳同時向上攀. 手應保持在較低的位置, 不要舉的過高, 以免腳滑落時, 手無法支撐.


4. 橫渡

在某些情形下攀登者必須改變攀登方向,由向上攀登改為向左或向右橫移, 然後再繼續向上攀登. 橫渡並不比其它方向攀登為困難, 基本攀登要領是一樣的, 只需多注意一些原則.
橫渡時, 如腳是向著前進方向時, 可提供較佳的視線, 但卻使身體重心遠離平衡, 而增加雙手的負擔. 如面向岩壁, 兩腳尖左右分開, 朝向外呈外八字腳狀, 這樣腳雖比較不舒服, 但使身體接遷岩面, 保持直立, 同時比較容易隨時改變攀登方向. 通常腳的移動方法是平移而不是交叉前進. 平移的好處是容易維持平衡, 其方法是後腳向前腳靠攏後, 再移動前腳, 向前移進. 如後腳跨越前腳交叉前進, 因身體扭曲, 不但增加手的負擔, 且不易維持平衡, 容易發生意外.
橫渡時應儘量減少兩腳在同一小踏足點上交換步伐, 如有必要時, 亦應在有好的把手下實施, 以確保安全.


5. 下降

俗語說”上山容易, 下山難”, 事實上在岩壁上並沒有比較困難, 主要是因為下降時不容易看到下方踏足點與把手, 同時腳與身體也變的比較笨拙, 所以覺的沒有像往上攀一樣輕鬆.
在較容易或斜坡不大的地形, 下降時可面向外, 身體微彎; 在平滑岩面上全腳掌應著地, 如崎嶇不平的地形可用腳跟踩在踏足點上. 通常手保持在較低的位置, 準備隨時支撐身體, 最常用的是推式及拉式把手. 臀部也常用來支撐身體重量. 運動時依平衡要領往下走.
如斜坡角度增加, 地形變的困難時, 攀登者應面向側邊, 每走一段後應將身體向外傾, 以便觀察下降路線. 這種姿勢仍有很好的視線, 身體也可靈活運動.
當岩壁非常峻峭, 下降困難時, 下降者應面向岩壁, 下降時必須十分謹慎, 保持”三點不動, 一點動”原則, 並隨時觀察下降路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