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2, 2010

攀登技術 - 人工攀登

.

第九章 人工攀登



所謂人工攀登是在極困難地形的岩壁上, 沒有足夠的踏足點或把手可資利用, 或是岩壁十分光滑峻峭,以致攀登者無法以普通攀登方法在岩壁上維持平衡及運動, 而必須藉各種特殊器材的協助才能維持平衡並在岩壁上運動.



一. 特殊裝備

人工攀登需要大量的器材裝備,除一般錨樁攀登所需的裝備外,還需下列各種特殊裝備.

1. 尼龍帶環的用法 – 尼龍帶環用途很多, 通常是用1/2吋或1吋寬, 20-27吋長的管狀尼龍帶用水結繫結而成(圖9.1.1). 普通攀登者攜帶6-7條長短不等的尼龍帶環.
圖9.1.1 ---->

小尼龍帶環的應用是,當錨樁過長無法完全釘入裂隙時, 如果勉強使用, 錨樁會彈出裂隙或彎曲折斷. 為了防止這些可能的危險, 應將小尼龍帶環繫在錨樁上, 並使帶環緊靠岩壁. 這種方法最重要的就足使尼龍帶環緊靠岩壁. 否則其危險性仍然存在. 雖然尼龍帶環改進了原有缺點, 但這種方法本身仍有弱點, 無法承受太大的作用力, 僅夠承擔攀登者本身的重量而己, 通常無法承受任何距離的墜落, 所以使用時應十分小心. 另一種應用方法是同時使用二支過怎錨樁同時釘入裂隙時, 亦應以上法繫上帶環.

攀登時因裂隙位置的不同, 錨樁或岩鍥的設置常不在一直線上, 為了減少捆纏繩的阻力, 應利用尼龍帶環, 使捆纏繩減少’Z’ 形.

尼龍帶環也常用於岩鍥上.

寬尼龍帶環則常應用於固定點設置, 自我捆纏, 臨時馬鐙,胸式或座位式吊帶 及救難等用途.

2. RURP(Realized Ultimate Reality Piton) (圖9.1.2)–
圖9.1.2 ---->


這是一種很小的刀片形錨樁, 其設計目的是使用於極細小的岩石裂隙. 釘置時以手指拿著錨樁, 使錨刃抵住裂隙, 用力垂直敲擊, 便錨刃切入裂隙內. 在RURP上有二個錨樁眼, 通常應用於橫向裂隙時, 尼龍帶應繫於中間的錨樁眼, 用於垂直裂隙時, 則繫於下方的錨樁眼(圖9.1.3). 使用這種錨樁時, 一定要先繫上尼龍帶環後再扣上鉤環.
圖9.1.3 ---->


3. 峭壁掛鉤(圖9.1.4)– 是由一種極 堅硬金屬製成, 能鉤掛在極小的岩石突出薄片上或岩石凹陷內. 這種掛鉤可掛在極小的把手點上當人工把手使用, 也可用來鉤掛馬鐙. 使用時必須加一尼龍帶環. 這尼龍帶環的作用是緩衝任何可能發生的震盪, 以免掛鉤震離原鉤掛位置而掉落.
圖9.1.4 ---->


4. 馬鐙 – 請參考第二章-裝備(圖9.1.5).

圖9.1.5 ---->



5. 攀昇器– 代替普魯斯結, 用來沿著繩索攀昇, 亦可協助收回錨樁, 拉曳裝備, 救難, 及用於固定繩上等.
攀昇器種類甚多(圖9.1.6-7), 用法請參考原廠商說明. 基本用法請看本章第七節: 攀登器使用法.

圖9.1.6 ---->
圖9.1.7 ---->


二. 馬鐙用法及收回

馬鐙是人工攀登的主要工具之一, 可同時提供把手及踏足點. 馬鐙的正常踩法就如踩在梯子上一樣, 以腳掌踩在踏板上, 腳尖抵住岩壁. 為了站得更安穩, 可將另一隻腳在馬鐙前與踩在馬鐙的腳交叉, 並使腳背相向, 這樣的姿勢較易保持身體平衡, 甚至可很穩地站在馬鐙最高一階的踏板上. 也時常使用兩個馬鐙, 每一隻腳各踩一個馬鐙, 並彎曲其中一腳, 使馬鐙繩索壓在大腿內側, 甚至可坐在這彎曲的腿上做個短暫的休息.
如果馬鐙懸空垂吊著時, 應特別注意身體重心的位置, 尤其是第一腳要踩上馬鐙時, 應儘量將身體貼近馬鐙後才站立起來. 這樣才能很穩固地站在馬鐙上, 要不然容易變成頭下腳上在半空中懸盪.
有時在垂直岩壁仁, 當第一腳踩上馬鐙的第一個踏板後, 整個馬鐙就緊貼著岩壁, 使另一腳很難踩入第二個踏板, 尤其是第一個踏板位於岩壁內凹或內傾處,使第二踏板以上都緊貼岩壁上, 此時更為困難踩上第二階. 解決方法是用第一腳的膝蓋抵住岩面, 再用腳掌將踏板及馬鐙帶離岩面, 以便第二腳踩入. 也可將身體側轉靠岩面, 以便第二腳踩入踏板.
馬鐙如用鉤環鉤掛在錨樁或岩鍥上, 當攀登者繼續向上攀登時, 必需轉身回來將留在下面的馬鐙收回. 馬鐙一般拾回法是以單腳踩在上方馬鐙, 以一手握住上方馬鐙踏板或另一個馬鐙,或登山繩, 然後身體慢慢下蹲, 用另一手去解開下方馬鐙的鉤環. 萬一距離過長,蹲下無法取回時, 可改用倒裁式拾回. 以單腳踩在上方馬鐙的最下階, 同一側的手握住上方馬鐙或另一馬鐙的上方踏板, 將踩馬鐙的腿彎曲並將馬鐙壓在大腿內側, 然後將身體正面轉向下方, 以另一手去解開留在下方的馬鐙; 為了維持平衡, 另一腳可伸直與身體成一直線, 並儘可能的利用岩面踏足點, 以保持身體平衡. 下方馬鐙解開後, 只須用握在上方馬鐙的手向上拉即可恢復原姿勢. 用倒裁法拾取馬鐙時, 捆纏者應特別注意, 給予適當的協助.


三. 攀登程序

選擇好攀登路線後, 接著完成裝備攜帶及攀登結隊, 並規定好連絡信號及完成捆纏; 由第一人設置第一個固定點,例如釘入第一支錨樁或岩鍥, 位置越高越好. 設置好固定點後掛入一個鉤環, 然後將一個馬鐙掛入此鉤環內; 先用一腳輕輕試踏, 檢查固定點的穩固性. 檢查時請勿將全身重量放在此馬鐙上, 等檢查確認為穩固後才可以站在這個馬鐙上. 同時另外再掛入另一個馬鐙; 利用此兩馬鐙往上攀.
當腰部 昇到固定點時,將登山繩扣入固定點的鉤環內.(圖9.3.1-2) 如此反覆往上攀登. 第一名攀登者要等腰部到達固定點後才將登山繩扣入固定點的鉤環內, 這樣一方面可減少捆纏者的動作, 免得忙著收,放繩索. 同時也可滅少攀登者的墜落距離.
圖9.3.1--->
圖9.3.2--->



人工攀登與自由攀登一樣, 身體是靠雙腳來支撐及往上攀昇, 雙手主要任務是維持平衡. 攀登者設置的固定點應儘量在一直線上, 儘量避免Z形走向, 以減少繩索的阻力.
第二名攀登者的攀登程序和第一名相似. 但必須先將繫連的登山繩由固定點的鉤環內解下後才扣入馬鐙. 第二人站在自己馬鐙上或許無法拔取下方的固定點, 此時可將馬鐙串連. 用另一馬鐙加掛在第一個馬鐙下方, 或用長的尼龍帶環代替亦可, 以使下降到適當位置.
如攀登時間過長需要半途休息時, 捆纏者可將兩腳各踩一個馬鐙, 彎曲其中一腳, 使馬鐙繩索在大腿內側, 然後坐在這彎曲的腳上. 如休息時間較長, 則可用一尼龍帶環將其一端用鉤環扣入身上的座位式吊帶上, 另一端則用另一鉤環扣入固定點的鉤環, 以完成自我保險, 然後身體重心慢慢後移, 改由固定點來支撐. 上述兩種方法好處是攀登者不必叫捆纏者一直拉著繩索, 二人可同時休息.
其它捆纏要領及錨樁岩鍥拔取法等請參看第七章捆纏技術及第八章錨樁與岩鍥的技術


四. 雙繩技術

在英國及歐洲廣泛地應用雙繩技術於高角度岩壁的攀登. 其主要好處是攀登者隨時都有登山繩捆纏, 比較保險. 也可減少每一條繩索經過鉤環的次數, 降低磨擦力.

1. 繩索

雙繩技術所使用的繩索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一條三百呎長的繩索在繩中點有一明顯記號, 或是二端分別用兩種不同顏色編織成, 以便識別; 另一種是用二條不同顏色的一百五十呎長的登山繩. 一般來說用二條一百五十呎長, 直徑九釐米的登山繩較佳, 但也有人喜用較強韌的兩條十一釐米直徑的登山繩, 不過我個人認為用一條十一釐米直徑及一條九釐米直徑的登山繩最佳.
用二條登山繩的好處較用一條長繩多. 例如: 在較容易攀登的地形可改用單繩; 或是在非技術地形運動,不需結隊時, 每人可分別攜帶一條登山繩, 以 共同分擔重量. 如萬一有事故發生, 每人身上都有繩索可資利用.
一條三百呎長的登山繩比較不容易整理, 萬一打結或互纏時不易解開; 較好的方法是分別由兩端各打一繩盤. 其好處是長距離下降時不須連接兩條登山繩; 中間沒有繩結, 比較不會夾在岩縫中, 也比較容易收回.

2. 結隊和捆纏

依照單繩結隊法分別將兩條登山繩繫結好, 必須注意保持兩條繩索分開而不互相糾纏. 如用一條長繩, 最好的結隊法是第一名由繩的中點對摺後, 以雙股完成繫結, 然後將繩的兩個活動端交與下一名, 同時順便將繩索理直, 第二名則將兩個繩索活動端分別完成繫結.
捆纏時, 最好使用腰部捆纏法; 最好使用二個不同的捆纏固定點. 雙繩技術可用捆纏板捆纏, 視使用繩索的直徑大小來決定. 如用兩條九釐米的登山繩時,可閉一個開有兩個九釐米孔的捆纏板; 如用兩條十一釐米的繩索時,應用兩個捆纏板, 每個捆纏板各用一個鉤環. 如果使用一條十一釐米及一條九釐米時, 可用一個開有一個九釐米孔及十一釐米孔的捆纏板(圖9.4.1), 也可使用兩個不同大小的捆纏板.
圖9.4.1 ---->


3. 攀登方法

一般攀登要領與錨樁岩鍥設置及單繩技術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繩索扣掛在固定點的順序; 基本方法是,第一個固定點用一股繩扣掛, 另一繩則扣入第二個固定點, 如此反覆, 使其成兩絛平行捆纏線. 然而實際攀登時狀況十分複雜,應隨時視需要而改變 , 最主要安全原則是儘量避免繩索的阻力及互纏.
捆纏者必須隨時保持雙繩分開, 並理直繩索. 如登山繩糾纏打結不但會增加阻力, 同時也會將岩鍥拉離其設置位置,或繩索擠住在岩石裂隙閃.
攀登者則應儘量避免繩索成”之”字形走向, 應維持在兩條平行線上. 為了避免上述各種問題, 攀登者可能在剛開始攀登的前半段僅用一條登山繩, 到後半段, 例如第一條繩索摩擦力增大, 或是第一條繩索的另一側設置固定點時才使用第二條登山繩. 如果在攀登段上有一段長距離沒有保護的固定點, 此時雙繩應分別各用一個鉤環同時扣入最後一個固定點; 各用一個鉤環的好處是可避免雙繩在同一鉤環內交纏甚至將鉤環開閉桿擠開, 或墜落時兩繩在同一鉤環內互相摩擦.

人工攀登中, 不管使用單繩或雙繩, 常有些攀登者會預備一條備用的繩索,此繩可用來拉曳背包及其他裝備, 也可當固定繩及輔助繩, 作短距離下降, 使第一名能直接下降到第二名的位置, 或應用於擺盪橫渡. 一般長矩離的多日攀登中常有此需要.

4. 懸岩攀登

遇到懸岩地形最好使用雙繩, 主要是能提供連續性的捆纏保險. 可用一條登山繩的張力將攀登者身體重量由一固定點支撐, 放鬆第二條登山繩以便攀登者將它掛入第二個固定點; 也因每條繩索所經過的鉤環次數滅少使其阻力也相對降低, 減輕了攀登者許多精力. 如使用單繩, 即使可很好的利用馬鐙,但 當攀登者將繩索往前拉去扣掛到第二個鉤環時, 攀登者此時不但失去捆纏, 還需同時用另一手將身體往前拉; 這不但增加攀登的困難度及多餘的消耗體力, 同時繩索與鉤環岩石的摩擦力也大大增加, 這使整個攀登過程更加困難及危險.
懸岩攀登時身體重量仍應由踩在馬鐙的腳來支撐, 為了避免在半空中旋轉擺盪, 最好能用其中一腳抵住岩壁以穩住身體方向.
懸岩攀登與一般垂直岩壁攀登的不同點是: 懸岩攀登時繩索應先扣掛入固定點的鉤環後身體才往上昇. 為了使捆纏者省力, 攀登者可把上方固定點的鉤環當作滑車, 用力向下拉動靠捆纏者方向的繩索, 同時身體向上(前)攀昇. 另一種方法是用兩條九釐米粗, 長度約由腰到指尖的登山繩, 分別將其中一端用鉤環與馬鐙串連, 另一端則各用帆索結繫在安全吊帶上. 在垂直岩壁時依一般方法攀登; 到達懸岩後, 將與第一個馬鐙串連的登山繩扣入第一個固定點的鉤環, 然後腳踩第一個馬鐙, 使身體重量全部移到馬鐙上, 此時馬鐙會向下移, 同時身體就向上昇而靠近所釘置的固定點的鉤環. 第二個馬鐙則用於第二個固定點的鉤環, 如此反覆攀登.
為了能空出雙手以便釘置固定點及扣掛鉤環及第二個馬鐙, 當腳踩到第一個馬鐙的最高一階後, 可用一尼龍帶環扣入胸式吊帶及第一個固定點的鉤環, 並將第一個馬鐙直接掛在第一個固定點的鉤環內, 以腳用力踩,加上胸式吊帶上帶環的張力可將身體向前延伸到下個固定點的位置,空出雙手設置下一個固定點.
在懸岩地形如用普通馬鐙法攀登, 作用在每個固定點被作用力約是攀登者體重的二倍, 這是由於除了攀登者本身重量外, 捆纏者必須用力拉緊登山繩支撐攀登者, 同時又要捆纏攀登者使其達到某一需要的高度. 如用上述攀登法則可使固定點負荷減半, 只有攀登者本身的重量作用在固定點上.
胸式安全吊帶在懸岩攀登上可發揮相當大的好處, 尤其較長距離的懸岩上,可以減少手臂及背部的酸痛.
攀登中,以大腿伸入馬鐙中間階,坐在馬鐙上,可提供暫時休息.


五. 橫渡

1. 繩索吊橋橫渡法:
在兩個距離不遠的峰頂之間,如想直接橫渡而不願花太多精力及時間在下降與再攀登時, 可應用繩索吊橋橫渡法通過. 有各種繩索吊橋橫渡法, 本書僅介紹較方便,安全,省時的方法.
此橫渡法必先設置一固定的橫渡索在兩峰頂之間, 設置橫渡索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先由一人用雙繩下降法垂降至峰谷的底端, 再由底端攀登至另一峰頂, 當這名攀登者到達對邊峰頂時, 下降用的繩索即可用來做固定的橫渡索. 另一種方法是當兩峰之間的峰谷太深, 下降者可下降到適當位置後就不再繼續往下降, 而利用擺盪法擺盪到對邊, 然後再行攀登到峰頂; 為了便於擺盪, 下降者最好用普魯斯結捆纏法, 在擺盪前先將普魯斯結發生固鎖作用, 以便空出雙手, 在擺盪到對邊時可用雙手握住對邊岩壁的把手.
當第一名到達對邊峰頂後, 雙方開始架設固定點, 以固定橫渡索.
人員的橫渡法是, 橫渡者先完成胸結及座位式結, 並在橫渡索上扣入兩個鉤環, 使其開閉桿在相反方向, 然後將座位式上的鉤環扣入橫渡索上的兩個鉤環. 以同樣方法將胸結上的鉤環扣入橫渡索上的另兩個鉤環.
橫渡時, 橫渡者同時由兩邊捆纏. 兩條捆纏繩繫結於胸結的鉤環上, 其中的一條捆纏繩並用一雙套結(栓馬結)固定在腰上座位式的鉤環.
這兩條捆纏繩一方面可防止橫渡索中斷時橫渡者不致於墜落或因擺盪撞擊岩面; 另一方面可協助橫渡者完成橫渡.
橫渡索固定點的設置法與繩索下降的固定點設置法相同, 如圖所示的設置方法不但可在完成橫渡後收回橫渡索,同時也可用普魯斯結加緊橫渡索. 橫渡索一定要拉緊, 以便於橫渡, 如沒拉緊橫渡索, 會因橫渡者的重量而形成一個弧形下彎; 當橫渡者橫渡三分之二後會發現有一段陟坡必須靠自已手臂的力量將自已拉上去, 這是十分吃力的工作.
此種橫渡法可用來運送裝備及救難時運送傷患.

2. 擺盪橫渡法

當攀登者在岩壁上必須做水平移動時,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張力橫渡, 另一種是擺盪橫渡.
張力橫渡適用於短距離的橫渡, 攀登者利用繩索張力(借用捆纏者之助), 摩擦把手, 踏足點及各式可利用把手產生駐留並向側移動. 捆纏者依攀登者的需要將繩索徐徐送出. 一般長距離橫渡則用擺盪法, 在做擺盪橫渡前必須考慮幾件事: 第一, 必須能夠攀登到某一定點設置橫渡固定點, 此點在橫渡點上方. 第二, 橫渡固定點要夠高, 因其與橫渡點的高度與橫渡距離有關. 第二, 所欲橫渡的對邊應有良好著陸點, 例如良好的把手點, 踏足點或小岩階等, 這樣才能使橫渡者安抵對邊.
攀登者攀登列橫渡點上方, 越高越好, 設置一穩固的固定點, 此點即為橫渡固定點. 並將捆纏繩扣入此固定點, 然後下降回橫渡點. 通常橫渡固定點無法收回必須留在岩壁上, 所以捆纏繩可用尼龍帶(繩)環繫連在固定點上, 這樣可減少損失一個鉤環.
當攀登者降回橫渡點後, 捆纏者應將捆纏繩固鎖在定位, 攀登者藉著繩索懸吊, 向所欲橫渡方向迅速移動; 移動速度要快. 如橫渡距離過長時, 可來回擺盪幾次, 以增加動力及橫渡幅度, 而達到對邊的著陸點.
攀登者到達新路線後可繼續攀登, 為了減少繩索阻力及墜落距離, 當第一名完成橫渡後最好是繼續攀登到與橫渡固定點同高或較高的位置後, 再將登山繩扣入固定點, 這樣也比較方便第二名攀登.
如是三人結隊,第二名的攀登較為簡單, 只需沿著第一名的路線向上攀登, 並將沿途固定點的鉤環取下, 只留下固定點, 例如錨樁岩鍥等. 第二名到達橫渡固定點時, 先將與第三名之間的捆纏繩扣入固定點後, 再解開與第一名繫連的捆纏繩. 第二名下降到橫渡點後可利用擺盪法橫渡, 也可直接利用與第一,第三名的捆纏橫渡, 以第一名將登山繩扣入固定點的位置來決定.
最後一名必須收回沿途的固定點, 只留下橫渡固定點. 最後一名橫渡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利用捆纏繩下降回到橫渡點後再實施橫渡, 當他到達新路線的第一個固定點下時, 先用尼龍帶環完成自我保險, 然後將固定點下方的捆纏者繩對折, 在安全吊帶上重新完成結隊繫結後, 再解開原先的結隊繫結, 以便將繩頭拉過橫渡固定點. 另一種方法是最後一名利用第二條繩索當下降繩, 第二條入繩索通過橫渡固定點後完成下降準備, 並將身體固鎖在下降繩後, 再將捆纏繩由橫渡固定點上解下. 利用下降繩下降到橫渡點後實施橫渡. 橫渡時身體可用普魯斯結固鎖在下降繩, 以便空出雙手, 協助橫渡. 完成橫渡後, 應先完成自我保險再拉回下降繩.

如有攀昇器(例如JUMAR), 第一名以後人員的動作就比較簡單, 在兩種狀況下其使用方法也稍有不同:
第一, 如果橫渡固定點與新路線的第一個固定點之間的捆纏繩是水平或向上傾斜時, 第二名可用攀昇器攀昇到橫渡固定點後, 先取下上方的攀昇器, 改放在固定點另一端的捆纏繩. 並用手握在第二個攀昇器下方, 使身體重量由第一個攀昇器及握在第二個攀昇器下方繩索的手負擔. 此時身體重量己離開第二個攀昇器, 然俊將第二個攀昇器一步一步慢慢下移. 當橫渡者身體下降到達新路線的正下方後, 先將第二個攀昇器改放在第一個攀昇器下方, 然後將捆纏繩拉回, 並再度完成結隊繫結後, 繼續利用攀昇器向上攀昇.
第二, 如果捆纏繩向下傾斜時, 第二名先將第一個攀昇器倒置以頭向下尾向上的方向扣入在橫渡固定點另一邊的捆纏繩上, 在座位式安全吊帶上扣入鉤環制動組, 並將第二個攀昇器下方繩索穿過此制動組; 然後將第二個攀昇器移放在第一個攀昇器下方, 利用制動組下降至可用攀昇器完成橫渡為止, 接著解下捆纏繩並將繩頭拉過橫渡固定點, 再重新完成結隊, 繼續攀登.
用雙繩技術來橫渡遠較單繩為佳, 一方面可減少因繩索過份彎曲而產生的阻力, 同時也可加強對橫渡者的保護. 當第一名到達橫渡固定點時,只扣入一繩, 等完成橫渡後, 將第二繩扣入新路線的固定點, 並繼續攀登. 此時第一繩對第二名來說是實施直接捆纏, 等第二名完成橫渡後才將第一繩由橫渡固定點收回. 擺盪橫渡時, 可用其中一繩當下降繩, 並用來擺盪, 另一繩則用來捆纏及協助擺盪. 另一方法是僅將一繩扣入橫渡固定點後下降到橫渡點, 就如上述單繩橫渡法, 第二條繩可用來直接捆纏及協助擺盪.


六. 懸吊捆纏法

懸吊捆纏法主要是用於平滑的岩面,沒有良好石階或踏足點以作捆纏位置. 最常見於長距離的大峭壁攀登.
懸吊捆纏法與一般捆纏法相同. 最主要的是固定點的設置. 這裡介紹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但實際攀登時, 應視當時攀登路線上的情形,加以變化應用.
在捆纏位置上至少要設置三個以上的固定點. 當上方人員對下方人員捆纏時, 下方兩支錨樁用來確保捆纏者本身; 捆纏繩則經過中間及其上方兩個固定點來對下方人員捆纏. 而中間這個固定點是用來保險上,下這兩個固定點用的. 如圖(9.6.1)
圖9.6.1 ---->

如下方人員用攀昇器向上攀時, 應將攀昇用繩索固定在上方固定點後再繫入中間的固定點.
捆纏者應將捆纏座帶扣入最下方固定點後再用繩索繫連在中間的固定點上.
拉曳裝備時應使用中間固定點做支點. 這樣的設置法比較安全, 不但每個固定點皆可分擔重量, 且萬一其中一個固定點脫落時, 仍有另兩個固定點可支撐.
捆纏者在捆纏位置的方法有許多種, 其中以坐在捆纏座帶上為最理想, 兩腳可抵撐在岩面或踩在馬鐙上均可


七. 攀登器使用法

市場上有各種攀昇器, 目前最常用被使用的攀昇器是” JUMAR”, 其功用甚多, 不但可用來沿著固定索攀昇外, 同時也可用來協助拉曳裝備, 冰雪地救難等等.
JUMAR用法甚多, 在此介紹一種基本用法.
當第一名攀到某一定點後設置三個固定點, 並將登山繩的一端繫在固定點上, 其下方人員先用兩絛帶環分別用鉤環扣入座位式吊帶及二支JUMAR後¸再分別將兩條馬鐙分別扣入兩支JUMAR; 然後將JUMAR分別掛在登山繩上. 雙手各握一個JUMAR, 雙腳則各踩一個馬鐙. 攀昇時, 抬右腳時, 右手儘量將JUMAR向上移後, 右腳踩上, 將重量由右腳承擔. 站穩後換左腳左手向上移; 如此一步一步向上攀昇.
最後一名將登山繩的下端繫在身上, 當攀到錨樁時, 應先取下上方JUMAR , 在錨樁上方重新掛上登山繩後, 再將登山繩由錨樁的鉤環上解下, 拔取錨樁後繼續向上攀昇.
一般來說使用JUMAR是相當安全的, 不過使用時仍需十分小心, 經常保持安全栓向上關起來. 比較危險的是用在橫渡時, 為避免繩索彈離JUMAR, 最好繫一吋寬小帶環在JUMAR尾端並用鉤環扣在橫渡索上. ( 如圖 9.7.1). 儘量避免將鉤環直接扣入JUMAR, 以增加JUMAR使用壽命.

早期JUMAR是由鋁合金製成, 有一定的承受力, 一般用來攀昇不會有問題, 但為了避免JUMAR握柄或下端斷裂, 可用一條9/16英吋寬尼龍帶繫在JUMAR上端環眼及下端尼龍帶環之間, 以增加安全.( 圖 9.7.2)
圖9.7.2 ---->


八. 裝備拉曳法

在大岩壁攀登時常需要攜帶大量裝備, 宿營用具及糧食等, 這些裝備如揹在身上攀登不但費時費力也增加了攀登的困難性及危險牲; 所以最好是用拉曳法將備用裝備拉上岩壁.
第一名攀登者可利用第二條繩索(例如9mm的拉曳索, 此繩亦可當下降繩) 在下方攀登者用Jumar攀昇並拔取固定點的同時將裝備拉上岩壁.
圖9.8.1 ---->

裝備拉曳法的基本設置如圖(圖9.8.1), 先設置好固定點後將第一個Jumar(或其他攀昇器)倒掛在固定點上, 並在其下端加上重量; 例如身上剩餘的鉤環, 錨樁, 岩鍥等. 這重量可保持Jumar向下而不致被繩索向上帶動. 這Jumar 是防上拉上的繩索下滑. 然後在同一固定點掛上滑車(如沒滑車可用鉤環代替), 此滑車應在Jumar上方, 將拉曳索先穿過Jumar, 然後滑車. 在滑車的另一端將另一個帶有馬鐙的Jumar掛上拉曳索. 拉曳時, 將帶有馬鐙的Jumar移到最近滑車處後用腳踩在馬鐙上,向下踩. 然後再將Jumar往上移至滑車; 如此反覆一直到將裝備拉上捆纏位置為止.
上述這種拉曳法在傾斜度不高的岩壁其效率較低. 有時岩壁過份凹凸不平或於懸岩地形時, 常需第二名的協助.
如有橫渡時, 最好多帶一絛較輕的繩索, 一般常用7mm直徑的繩索, 此繩可用來加長拉曳索, 或協助拉曳裝備橫過橫渡區, 而不至損壞裝備.


九. 岩壁露營法

岩壁露營通常用於多日的大岩壁攀登; 最簡單的方法是找一較寬的岩階, 設置好固定點, 將自己及所有裝備繫結在固定點, 換上乾燥衣服, 襪子, 並穿上保暖衣服, 煮一點熱食. 吃飽飯後將自己包在急迫露營袋(Bivouac bag) 內好好睡一覺. 在岩壁上第一件事就是先將自己及裝備固定好才開始準備其他的事.
除了自我保險外, 應儘量用各種方法保暖自己, 儘量避免風吹及雨打. 一般登山者用急迫露營袋時, 底下應襯以絕緣壂, 也可用背包及防風衣或雨衣混合使用, 以便將自己包裝起來. 天氣較冷或是冬天時最好攜帶體積小, 重量輕的半身鵝絨袋, 以便和鵝絨夾克混合使用. 同時也應儘量利用散發的體溫, 儘量與同伴擠在一起保暖. 如有潮濕的衣服應換上乾燥的衣服; 脫下濕的鞋襪, 換上乾燥的襪子後將腳放在背包閃, 解鬆腰帶以便血液循環順暢. 總之¸在有限的裝備, 空間及時間內取得現狀況下最大舒適與安全.
有時在岩壁上過夜必須採用懸吊露營, 如有吊床, 懸吊露營並不比睡在岩階上不舒服. 視採用吊床型式而異, 一般而言其設置稍較麻煩. 有些簡單吊床只容攀登者躺睡, 其所有裝備都必需掛在岩壁上或放在拉曳袋內.
一般理想的懸吊露營是選在稍微內凹的懸岩地形, 這樣露營者比較舒適安全; 吊床及其他裝備不會直接與岩面磨擦, 也不致遭上方落石擊傷.
吊床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及尺寸. 一般今單支點吊床及雙支點吊床. 單支點吊床好處是設置較易, 也較適用於各種地形. 雙支點吊床設置時兩個支點之間至少要有六英呎(2m)長的距離, 且支點的懸掛角度也十分重要, 如懸掛角度小於30度時, 支點所承受的力會大於攀登山者的重量.
不管何種吊床,支撐吊床的固定點一定要非常穩固. 每一支點至少要有兩個固定點來支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